偶包---很多年輕朋友在辦公室裡的言行舉止,都力求完美彷彿身邊隨時有攝影鏡頭在追蹤似的。
我常常在跟年輕人交談時,覺得現在年輕人講話實在很好聽,不像我們這種舊時代業務出身的人講話大辣辣的,既沒有什麼禮貌也不注重修辭。尤其是在跟年輕女生說話時,她們不但語音輕柔像個主播,而且多半用詞文雅面帶微笑。
我常常在跟年輕人交談時,覺得現在年輕人講話實在很好聽,不像我們這種舊時代業務出身的人講話大辣辣的,既沒有什麼禮貌也不注重修辭。尤其是在跟年輕女生說話時,她們不但語音輕柔像個主播,而且多半用詞文雅面帶微笑。
年輕時我的頭髮濃密,當時愛漂亮的我總是不惜花比較多錢,去知名連鎖髮廊找設計師剪頭髮。隨著年紀漸長頂上日漸稀薄,現在我都到家裡附近賣場裡的百元理髮店,修剪頭上所剩不多的稀疏裝飾。
大學畢業前,我們在企業擔任高階主管的系主任,個別約談我們班上的每位同學,詢問我們畢業後的打算。我還記得一向關心學生的他,最後問我的話:
法蘭克小的時候很喜歡畫圖,雖然畫的不是很好,但是比一般同學都畫的更"像",在素描上算是有一點天分。我母親為此,還讓我暑假去上當時少有的師範學校附設小學畫畫班,我在那裡又學了一點水彩用色的概念跟技巧。
世界知名富豪華倫.巴菲特的元配夫人在他功成名就時離開他。她曾經說過:
許多人在職場上為了表現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的身價,都勇於表現爭相出頭誰也不服誰,每個人都在心底多認為自己這個也行那個也會,覺得那些受褒揚領獎賞的人根本沒有什麼了不起,很少人會去探究別人為什麼會成功為什麼能領賞。
在日本歷史上有三位重要的英雄人物: 織田信長、豐臣秀吉跟德川家康。豐臣秀吉曾經派兵攻打中國明朝,而最後一統日本天下的是德川家康,他的家族以幕府將軍的身分統治日本長達三百年之久,直到19世紀中葉才被推翻。
我在居住的社區擔任管理委員,前天有一位熱心卻膽小的鄰居太太跑來找我,提出了一個對社區有所助益的建議,她跟我說完她的提議以後又說:
現代人因為都市化及資訊發達,人跟人接觸頻繁互動太多誤解也多,網路上流傳的資訊又龐大雜亂,使得我們每天要溝通過濾的訊息龐雜,以致浪費的時間太多生活變得十分忙碌,而在職場上這樣的情況更為嚴重。
在進一步深入探討業務工作之前,我想先澄清一下關於業務的兩個刻板印象:
基於演化的因素,所有生物都有求生的本能,想要擊退競爭者馴服獵物。人類社會因為數千年以來的演變,每個人心中都被植入渴望贏過別人獲取成功的DNA。在十九世紀以前,包括中國人在內的多數人,追求成功的目的是改善家族生活。而在工業革命之後由於個人主義的興起,追求成功的動力為的是自我實踐與自我肯定。
以前我在面試的時候就發現,很多年輕朋友對從事業務工作是有疑慮的。而我身邊認識的年輕朋友,也都對從事業務工作興趣缺缺。
在職場工作,總會是有人得意有人失意。同單位同階級的同事,受到主管偏愛受到上級重視的程度不一,又或許受到其他同事喜愛受到歡迎的程度不同,這時候對於落居下風的人來說,心裡就難免不是滋味了。
我們在工作時難免會遭遇突發狀況,狀況可能是因為我們的疏忽而生,也可能沒來由地就發生了。之前我在「害怕」一篇裡,有寫過如何長時間身處職場不要害怕,這一篇我們來談談應對突發狀況時的心理建設。
如果你仔細檢視每個人的生活,你會發現每個人的生活都有不如意的地方。我們在媒體或者廣告上,看到許多光鮮亮麗的明星或者公眾人物,很容易會有一種別人都過得那麼幸福,為什麼我這麼辛苦的錯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