憤怒—憤怒的力量,有時會很強大。好好地利用你憤怒的力量吧!
有一個小男孩,出生在台灣北部的新店山上,家裡在種茶。父母辛勤工作收入很少,常常需要跟鄰居借錢。後來他的爸爸因為工作勞苦,很早就生病去世。男孩眼看命運如此不公,眼看自己的家人過得如此貧困,他的心中,充滿憤怒。
有一個小男孩,出生在台灣北部的新店山上,家裡在種茶。父母辛勤工作收入很少,常常需要跟鄰居借錢。後來他的爸爸因為工作勞苦,很早就生病去世。男孩眼看命運如此不公,眼看自己的家人過得如此貧困,他的心中,充滿憤怒。
跟很多男生一樣,法蘭克從小就喜歡看英雄電影。在我青少年時代,最吸引人的電影英雄,就是到現在大家都還聽過的李小龍了。看著他用超強的中國功夫,打敗勢力龐大的日本人、美國人還有黑道,總是會令青少年看得無比振奮。
我的小弟長期罹患憂鬱症,在他四十歲的那年,因為承受不了憂鬱症的長期折磨,在當年的除夕夜裡跳樓輕生,留給我們家人無限的遺憾,還有悲傷。
在資本主義橫行的現代,我們很少人能逃得過金錢的主宰。我們既沒看到有人像寫《湖濱散記》的梭羅那樣獨居,更沒看過有人像莊子那樣,懷抱著舉世皆知的才能,卻躲在鄉下自給自足,死都不肯出來當官發財,安貧樂道。
我在「溝通二」文章裡強調,聽話比說話更重要。聽錯了話,回應就會變成雞同鴨講。但是這樣的現象,在職場跟日常生活中,卻持續不斷地在發生。
上一篇法蘭克談了我在職場努力工作,卻因為政治因素黯然離職的經歷。
常看我文章的朋友都知道,我因為家道中落,年輕時非常貧窮。我跟弟弟靠著助學貸款跟半工半讀,完成了大學學業。我太太到現在還常常埋怨,我們結婚是靠標會,也就是說,借錢負債完成婚禮。
前幾天,我妹妹在跟我嘮叨他大學剛畢業的兒子,說他一天到晚只忙著跟女朋友到處吃美食遊玩,要不然就打籃球,從來不關心時事跟周遭的事。
法蘭克在家電業任職27年,過去這個行業交際應酬的模式,不外乎喝酒跟上酒店。我大約有十年的時間,每周都要去台北知名的林森北路,應酬幾個晚上。
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同事?他常常走到你面前傻笑,讓你覺得莫名其妙,然後,他才心虛地告訴你,有一件工作上的事需要請你配合,或者協助。
早期看他的電影'逃學威龍'系列,除了覺得好笑以外,覺得根本是胡搞瞎搞。慢慢地,我才開始思考,為什麼他胡搞瞎搞,甚至動畫技術都很粗糙的電影,可以部部賣座?可以吸引人一看再看?
在職場工作久了,我們難免會有喜歡跟不喜歡的人。我們總是跟喜歡的人相處愉快,合作順利。我們總是盡量避免,跟不喜歡的人相處。跟不喜歡的人勉強一起工作,也會因為情緒導致意見不合,各有主張,甚至發生衝突。
我的專題主旨是"工作與生活平衡",我一再強調工作內含於生活,而不是人生的全部。但是,一個人不管面對工作或者生活,觀念修養,都一樣重要。
曾任行政院副院長的林信義先生,過去從裕隆集團轉任公職,因為替政策辯護遭到砲轟,他在回答記者詢問時,曾經說過一句名言:
很多人都說,他們想要有錢,可以買車買房。很多人,也都想要有錢,可以生活無憂,財富自由。但是,他們真的"想"嗎?還是,他們就只是想想而已?